成長在路上--鄭園園
記得剛入職時,學生問了我一個(ge) 問題:“您為(wei) 什麽(me) 想當老師?”記得當時沒有想太多,潛意識裏蹦出來兩(liang) 個(ge) 詞,“喜歡吧”“適合”。後來發現,沒有思考太多的我居然說的挺準確。上學時期的我就是踏實認真的類型,大學畢業(ye) 後還考了研,發現自己學習(xi) 還算是有方法有效率,很上進。但是我是慢熱型,不擅長與(yu) 人打交道,讓我在職場上左右逢源,可能做不到,所以從(cong) 性格方麵來講,挺適合當中學老師,講究對與(yu) 錯就好,不用太關(guan) 注利和弊。
我小時候的夢想不是當老師,但踏上杏壇兩(liang) 年多以來,愈發地愛這個(ge) 職業(ye) 。我願把愛的涓涓細流注入學生的心田,澆鑄出累累碩果;也願踏遍愛的足跡,讓愛成為(wei) 聯係師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。雖然早已知道,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,守巢的是自己;黑板上寫(xie) 下的是真理,擦去的是功利;粉筆畫出的是彩虹,流下的是淚滴,奉獻的是自己。但是!青春不悔,無憾!我們(men) 是智慧的使者,大愛千秋,師者無痕,在我們(men) 每一個(ge) 看不見的腳印裏,都有沉甸甸的責任,我們(men) 將用畢生的汗水和辛勤鑄就一個(ge) 精彩的人生。
於(yu) 是,成為(wei) 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(you) 秀的教師,成了我的夢想。夢想是美麗(li) 的,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;夢想是有力量的,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;夢想是陽光的,它會(hui) 使人由彷徨走向堅定,並最終走向成功。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(ge) 人、一個(ge) 民族生命中所有的潛能。在中華民族近一百多年的曆程中,湧現出一批批的仁人誌士前赴後繼地追求自己的夢想,這些夢想最終匯聚在一起,形成了民族的夢想,於(yu) 是我們(men) 實現了國家獨立。現在我們(men) 又有了新的夢想——中國夢:實現中華民族偉(wei) 大複興(xing) 。它承載著人們(men) 的希望,雖看不見,摸不著,卻能在心中產(chan) 生一股巨大的力量。這個(ge) 夢,讓每一個(ge) 炎黃子孫,也讓我們(men) 每一位老師都心潮澎湃、心馳神往。在這個(ge) 競爭(zheng) 激烈、世俗紛爭(zheng) 的社會(hui) 中,我希望用夢想的眼光去發現生活所掩蓋的美好。我們(men) 和學生一起帶著自己的夢想,拂去內(nei) 心的功利色彩,縱然前進的路途曲折而艱難,卻遠勝於(yu) 沒有夢想的荒涼與(yu) 孤寂。我們(men) 會(hui) 用夢想為(wei) 自己的生命確立一個(ge) 價(jia) 值,演繹各自的精彩。
和學生相處的點滴還曆曆在目。記得四月份運動會(hui) ,學生cosplay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,穿著自己喜歡的風格走操場。當時學生給我說,老師,運動會(hui) 那天你一定要來啊,有驚喜。後來知道驚喜是給了我班主任的待遇,他們(men) 分別舉(ju) 著有班主任和我這個(ge) 任課老師的表情包牌子,浩浩蕩蕩地走了一圈操場。依稀記得還有標語,地球不沉,張忠臣。地球不圓,鄭園園。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開心感動,這種感覺可以說是終身難忘,謝謝他們(men) 對我的喜愛。和另一個(ge) 理科班相處得很愉快,有的孩子在課下叫我鄭姐姐。這些回憶很暖心,但遺憾的是,我的能力提高地很慢,尤其是對於(yu) 高三的教學經曆,總感覺可以做地更好。也許是高考題刷的不夠多,也許仍是因為(wei) 講課時語言仍不夠簡潔,但更多的是因為(wei) 閱曆不夠,經驗不足,這段經曆讓我難忘也無奈。要想成為(wei) 一名成熟的教師,我仍需要時間和努力。想對以前的時光,說聲對不起,以及謝謝。每一年似乎都留有遺憾,現在回想覺得當時應該再嚴(yan) 肅點,應該再努力點,多聽同事的課,備課時應該再充分些,講課時聲音再大點,再自信點。想說謝謝,謝謝自己在該努力奮鬥的年紀做了該做的事,謝謝自己雖知道不足,遇到了挫折和失敗,但仍然拚搏的勇敢。謝謝自己耐心傾(qing) 聽學生,關(guan) 愛學生,和學生亦師亦友;謝謝曾遇到的學生對沒有經驗的我的包容,也謝謝他們(men) 對我的喜愛和支持。
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”。教育是百年大計,樹人實非易事。我的夢,教育夢,中國夢,任重而道遠。我告訴自己,必須堅定理想信念,增強教育信心,貫徹漯高的教風:愛生,善誘,嚴(yan) 謹,奉獻。與(yu) 時俱進,終身學習(xi) ,在教學中反思自己,錘煉自己,與(yu) 學生一起成長,成長在路上。借此機會(hui) ,也想感謝漯高為(wei) 我們(men) 提供了一個(ge) 很好的發展平台,我會(hui) 朝著成為(wei) 一名優(you) 秀教師的夢想繼續前進。